加强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开创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黄金十年”。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如何弥补这些“短板”,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点之一。
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玉米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玉70%左右,玉米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商品量、出口量多年一直居全国第一位。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除了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还因为这些年我们一直以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为切入口,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较常规生产田块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单产提高5%以上;秸秆还田防止了土壤风蚀和水蚀,保持和提高了地力;秸秆腐烂后变成腐殖质,腐殖质转化后为土壤补充养分。
农机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农机工业得到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是,农机有效供给仍然不足,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专家认为,要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还需要补齐农机制造这个“短板”。应该继续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推进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支持鼓励老旧农机报废更新,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探索北斗卫星精准定位、自动导航、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上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农机装备升级换代。要积极推进农机工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鼓励和引导农机制造企业、科研院所等加大农机装备研发创新力度,突破全程机械化所需关键环节机具的瓶颈制约。要加强在用农机具质量监督检查,推进农机产品质量性能提升。